急救知识纳入中小学考试 这项国家政策如何落地?

作者: 时间:2021-07-28 浏览次数:163

分享到:

近日,国家出台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—2030年)》,明确提出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,把学生健康知识、急救知识,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,把健康知识、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、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。急救知识进校园,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。专家指出,考核不是最终目的,强化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、培养他们的自救互救技能,应当贯穿教育全过程,更需要家校及社会共同参与。

急救普及应分年龄段

在我国,除医护人员外,有良好急救知识储备的人不多。面对心脏骤停患者时,很多人不敢救、不会救,以至于白白地失去“黄金”抢救时机。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主任朱勤忠认为,急救知识进校园非常有必要,“从娃娃抓起”教孩子们一些基本急救知识,在关键时刻,孩子们就可以懂得自救、互救。上海还没有将这些正式列入学校课程,医疗急救中心会进校做一些宣传和普及知识,红会也在开展相关工作。

心肺复苏是否要纳入考试,引发了社会热议。朱勤忠表示,做心肺复苏需要一定的身高和较好的体力,小学生和低年级初中生绝大部分达不到这个要求,这个年龄段应该以普及知识为主,如初步识别是否有危及生命的征象,如何呼救(向周边的大人求救,正确拨打120等),如何协助成人参与急救等。此外,还要告诉学生,在没有能力的时候,不要盲目施救。等到了高中阶段,就可进一步学习急救理论知识、CPR操作技能等。

尚无急救教材课件问世

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科教部部长许萍表示,这些年,中心也曾进校园普及急救知识,但主要面向卫生、体育老师等成人,还没有开设过学生的趣味课程。“一方面是人手有限;另一方面,上海也没有学校试点开设相关课程,针对学生群体的单次讲座效果并不好。” 实际上,早在5年前,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就牵头为学生写了一本《校园现场急救指导手册》,但因种种原因,这本凝聚心血的手册始终没有面世,更谈不上推广。

许萍说,她也曾了解过国外的各种培训模式,比如在日本,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制作相应的教具,以游戏为主,激发孩子们的兴趣。“如讲解人体时,在道具上按一下按钮,心脏的部位就会发光,血就会流动,孩子们的目光立即被吸引过来了。”但是在国内,她曾多次到一些单位机构进行培训,却发现墙上的资料画册或者急救知识都是陈旧的,还没有及时更新。急救知识的普及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。

许萍认为,急救知识教育需要各地政府加强组织领导,建立一个完整的急救知识教育培训体系。此外,考试只是一种手段,绝不是目的。学习急救知识的目的是锻炼能力,培养安全意识,如果完全用考试来强迫学生学习急救技能,则会遏制学习的欲望,不利于这项工作的推进。

夏令营中学习急救知识

近年来,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与市教委下属的上海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合作,举办“健康生活、幸福成长”夏令营。初中生们可以在这里聆听基础急救常识讲座,学习基本急救技能;参观调度指挥中心,急救车辆装备;还可以在人体模型上动手实践心肺复苏技能。

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卫生教育部负责人徐新介绍,市教委早在多年前就已部署健康知识进校园,开展上海市青少年健康教育主题活动,已连续举办12年。近年,以《“健康中国”2030规划纲要》为纲领,以培养青少年健康观念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,中心为学校提供更多的健康教育服务。这些健康教育服务面向师生和家长,涵盖食品安全、疾病防控、眼病防治、口腔保健、控烟禁烟、青春期教育、日常保健、垃圾分类八个类别。目前,相关部门也正在编绘适合学生的健康知识读本。徐新表示,健康习惯的养成和健康知识的获取,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,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所以需要家校携手,培养青少年儿童良好健康生活习惯,掌握应知应会的健康知识。

最新文章

Copyright ©2021 吉救团志愿者服务中心     
咨询QQ1899-6323-000
地址:重庆市渝中区健康路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504室
咨询热线:023-63863266 / 1899-6323-000 / 1778-3353-778